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那一夜,我听了一宿梵唱,不为参悟,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
那一月,我转过所有经轮,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纹。
那一年,我磕长头拥抱尘埃,不为朝佛,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我翻遍十万大山,不为修来世,只为路中能与你相遇。
那一瞬,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平安喜乐。
那一天,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那一刻,我升起风马,不为祈福,只为守候你的到来。
那一日,我垒起玛尼堆,不为修德,只为投下心湖的石子。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我磕长头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转山不为轮回,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夏天的拉萨,云很低,像是触手可及的棉花糖,更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牧群,只一眼,便喜欢上了这里的静幽与淳美。放下行囊,仰躺在山花遍野的草原上,才发现这流火的六月,天居然可以蓝得那样澄静耀目,心,一下子就浸在了遥远的空灵中,只想在那一曲从林木深处传来的藏歌声中寻找遗失了许久许久的纯真与纯粹。
漫山遍野的格桑花开得如火如荼,在微微漾起的风中尽情摇曳着世间最美的芳华,还能有什么比这一抹原始的绚美更能牵引我向往的目光?放眼望去,潺潺的溪流在远处的山脚下欢快地嬉戏,依依的柳枝在低坡上温和地低语,阳光也眷恋着不愿离开这片写满风情的空间,一切的一切,都将拉萨宁静的夏天引向亘古的深远与空寂。
这里没有熟悉的人群,没有北京街头的喧嚣,没有华灯初上的杯来盏往,也没有都市夜总会里歇斯底里的喧哗,更没有情人于耳畔窃窃私语的浪漫。那些平时必须包裹着的伪装,此刻都蜕成一地飘飞的芦花,变得风轻云淡,而那些职场上的尔虞我诈、名闻利养,也都显得无足轻重。我知道,拉萨的风,把世间所有的得失计较都过滤成了一杯清醇的酒,每个来到这里的人,都会在不自觉中历经一场心灵的洗礼,而我也不例外。
一切都是安静而甜美的。抬头望望,便可以惊奇地发现,原来这里的天是圆的,仿佛一个大大的泛着青色的藏包,而它的四个边角都被掖在了青藏高原碧绿的草甸里。我被这壮美的景象惊得目瞪口呆,然而还没等我还过神来,便又惊觉,那青色的藏包里随意放着的,是怎么也数不过来的可以四处漂泊的白云。此时此刻,我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只想匍匐在它的脚下,与天地一起欢呼,一起呐喊。
走在拉萨街头,触目所及的除了无限的温柔与敦厚,还有简洁而强烈的绚丽色彩,那一抹抹的蓝、一丛丛的绿,无不呈现出纯净明朗的美,给这宁静的世界又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轻纱。透明的蓝,那是古城天空的底色;圣洁的白,那是无瑕的云朵和飘逸的哈达;温暖的红,那是寺庙的外墙和僧侣的袈裟;奔放的黄,那是布达拉宫金顶绽放出的耀眼金光;生动的绿,那是罗布林卡的芳草碧树。而这一切的景致,都在拉萨热烈的阳光下,照射得白就是白,红就是红,黄就是黄,绿就是绿,没有阴暗,唯有亮堂、清晰、广阔、分明。
轻轻,攥着一把缤纷的色彩,我随着人头攒动的游人与信徒,缓缓走向位于八廓街的大昭寺。大昭寺前骄阳似火,我看见,从遥远的地方一路磕长头而来的藏人匍匐在我身前,正朝着寺门的方向一遍遍地站起、行礼、卧地,一脸的肃穆与*,而我,并没有跟随游人进入寺内,只是伸手理了理被风吹乱的头发,便从路边的阴凉里钻出来,随即汇入转经的人群,顺时针绕大昭寺去了寺后我最喜欢的“玛吉阿米”。
玛吉阿米。这名字令人神往,更令人遐想。只因一个人,一段情,一场幽梦,才使它名闻天下。去过西藏的朋友都说,到了拉萨,不去“玛吉阿米”感受一番那里的浪漫情怀,是一种莫大的遗憾。
三百年前,它是拉萨八廓街一座无名的黄色小酒馆,至今仍封存着那段记忆。
三百年后,它是一座墙上涂着黄色颜料的二层建筑。这里有尼泊尔风格的装饰,就连厨师都是尼泊尔人。
玛吉阿米,一个藏族少女的名字。六世*喇嘛仓央嘉措最钟情的女子。
“玛吉”在藏语里是圣洁、纯真、无瑕之意;“阿米”是阿妈的介词形式,在藏族人的审美观念中,母亲是美丽的化身,这样,玛吉阿米就是圣洁之母、纯洁少女之意。还有一种说法,“玛吉阿米”在藏语里是未嫁娇娘的意思,自仓央嘉措为之谱写出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