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千古的诗歌篇章之后,她又被引申为美丽的传说、浪漫的邂逅。
早就知道,凡是遥远的地方,总有一种倾世的诱惑,不是诱惑于美丽,就是诱惑于传说。西藏的诱惑,不仅仅缘于她遥远美丽的风情,更缘于仓央嘉措流传了三百年的传说。
来拉萨的游客几乎都会来“玛吉阿米”坐一坐,喝一杯满口生香的青稞酒,亲身感受下三百年前曾是仓央嘉措和玛吉阿米幽会之地的香艳氛围,寻找自己早已遗失了的初恋般的喜悦之情。然而,来这里又总会生出一种莫名的伤感,说不清到底是为了仓央嘉措与玛吉阿米那段失之交臂的绝恋,还是为了自己遗失已久的俗世爱情。在这里,人们总会跟随仓央嘉措曼妙婉约的情歌,让这种伤感在心底慢慢流淌,让往事在回忆中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清香,然后,在别人泛黄的故事里默默打捞一直掩埋在内心深处最为隐蔽角落里的那些不为人知的辛酸与秘密。
入夜,我仍然滞留在“玛吉阿米”。在这安静澄澈的夜里,借着酥油灯温馨柔和的光芒,喝着香香甜甜的奶茶,我的灵魂渐渐被收缩成一个点,暂被安置在这静谧安然的小楼里。此刻的我,静如止水,好似把自己的心放进一个安逸的洞穴里,只在空寂的天地间,一遍遍解读着别人的芳梦,而那些尘世间的纷杂,都早已在柔软里被酿成了一抹过眼云烟。
夜深了,我依然不愿离去,继续要了一杯青稞酒,默默听着那一曲空灵的《信徒》,在酒与曲的诱惑里,渐渐迷醉,几至神魂颠倒。不经意地,我忽然感觉到了什么,透过桌边酥油灯跳动的火苗,仿佛看到一位佳人正托腮静静地坐在对面,温情脉脉地凝望着我。
隔着桌子,我俩默默对视,彼此的眼眸里闪动着莹莹的泪光。在这亦梦亦真的幻影里,让我蓦地想起仓央嘉措那首流传于民间的情诗:“我对你眉目传情,你对我暗送秋波,目光交汇的地方,命运打了个死结。”轻轻,默诵着这浪漫多情的诗句,我把迷离的目光缓缓收回,可此时的心却再也收不回来了。于是,不自觉地拿起手边的笔,在纸上随意地划动,那一瞬,一种被释放的冲动迅速涌向笔尖,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凝成了我对那段湮没在岁月中的史迹的向往。
玛吉阿米,让人心如止水,又令人心潮澎湃。只是,在这黄色的小楼里,我究竟在寻找些什么,得到了些什么,而在来这里之前,我又曾失去些什么?
在酥油灯下追慕着那段过往的情事,冷不防,窗外的世界却忽地下起了倾盆大雨。放眼望去,风吹草动,电闪雷鸣,整个拉萨都浸在了疾风骤雨中,而她依然矗立在高原上岿然不动,仿佛这世间再也没有任何风暴可以掀起她心底哪怕是点滴的微澜。不以物喜,不以物悲,我想,或许这就是她成为圣城的缘由吧。
在拉萨,一切都是神圣的,雨水也不例外。雨声曼妙,雨水纯净,点点滴滴,落在心间,梳洗着思绪,涤荡着尘垢,酣畅淋漓地调适着疲惫的身体,于是,心中陡地升起一种敬意,一种寄托,而这种意念转瞬间便将世间所有的浮华与欲望化作一丝清凉与爽朗。
打开随身带来的《仓央嘉措传记》,翻至那首以讹传讹的《那一年,那一月,那一天》,心中充满无限悲悯的情怀。就着醇美的青稞酒,听着雨中的电闪雷鸣,醉眼蒙眬中于灯下再次捧读此诗,我竟然感动得一时语塞,便在那冷寂中默默缅怀那一段消逝在风中的爱情,祭奠那个湮灭在历史尘埃中的男子。
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个孤独的男人和一首孤独的诗。我知道,《那一年,那一月,那一天》并非仓央嘉措的真笔,而是当代著名词作家何训田先生作词并由歌手朱哲琴演唱的歌曲《信徒》。然而,无论如何,这首歌的创作灵感还是缘起于仓央嘉措,以及他与玛吉阿米那段令后人唏嘘了三百年之久的旷世绝恋。空灵的歌声与缠绵的诗词完美融合,给了我更多关于美的想象,谁又能说那一句“只为途中与你相见”不是仓央嘉措的心声,谁又能够证明《信徒》的创作没有渗进六世*喇嘛的藏诗原句?
朦胧中,我醉在了仓央嘉措用情诗打造的那一片温柔缱绻的世界里。我用一颗敏感的心,去感悟他的悲伤,他的忧郁,他的愁苦,他的不得已与深沉的痛,刹那间,却仿佛看见他,孑然一身,踩着一缕飘香的清风飘然而来。
幸福已经和他隔了三个世纪,是他永远都触碰不到的遥远,而他那瘦削面庞下依然炯炯的目光,则向我无声地低诉着他前世的深爱与不舍,坚定而不犹豫。月光下,一道孤独的背影,就那样默默蹒跚在我的窗前,踌躇、徘徊、叹息,我知道,对逝去的那段情,他依然记忆犹新,可我又如何才能帮他渡过历史的河流,去格桑花下寻觅他的旧爱?
那一刹那,他悲天悯人的眼神让我读懂,记忆是一张挂满风铃的卷帘,藏匿不了回味里哪怕是一丝缱绻的痕迹,轻轻撩开,便可看见满目的疮痍,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