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详了,碰到这种繁琐杂乱的境界现前,你心中能够「触念皆通」,心中还是保持非常平静,这个就是你心中有功德的相状,罪业消除了。
「或遇怨仇而回瞋作喜」。看到过去的怨家,过去本来是要生气的。可是现在不但不生气,还能够对他生慈悲心,这个也是功德相状,就是你的内心有大功德,才能够达到这个境界。「或梦吐黑物」。这作梦的时候,梦到你吐出很多的脏东西。密宗说,你在梦中梦到洗澡,这也是好事情,用这个干净的水,把身体洗干净,这也是罪过消灭的一种相状。
「或梦往圣先贤;提携接引」。蕅益大师的传记说,他在出家之前,曾经梦到颜渊,跟颜渊讨论儒家的思想,这个都是好现象。世间的圣人、贤人能够梦到。这个意思就是说,佛法讲感应道交,就是有一个法界众生会跟你通消息,你内心的境界,一定要跟他相应。所以你经常梦到一些鬼神,你自己也应该检讨,你的内心跟他的状态很接近,也是感应道交,所以这件事情,我们可以从梦里面,判断内心的状态。
「或梦飞步太虚」。这个就是你的四大,这个粗重性消除了,感到有一种轻安。在佛法上说,我们这个果报愈增上,这个四大是愈轻安的。愈低的法界,那个果报,那个四大是愈沉重。所以你要是作梦梦到你从上面掉下去,从山上掉下去,这就不是好事情,沉重。你要梦到你的身体是「飞步太虚」,这是一种功德的相状。
「或梦幢幡宝盖,种种胜事」。这个就是碰到三宝,梦到这种三宝,比前面梦到往圣先贤更高深。一个人能够梦到佛、法、僧三宝,这个人起码是出离心生起来,要不然就是菩提心,否则你很难梦到三宝的。
这以上的「种种胜事」,都表示你的罪过消灭的相状,这个是可以判断,山雨欲来风满楼,大功德要出现之前,它就有一个消息出现,你可以知道的,这个是讲到罪灭相状。
好!我们再回归到印祖的原文,第四十二面,最后印祖引用《金刚经》做一个印证。
「金刚经所谓:『若有人受持此经,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即『转变由心』之义也。」
这一段是用《金刚经》来总结前面的一段文。印祖就是为了使令我们生起信心就引证。他说《金刚经》说:「若有人」,有一个人,这个人是受持了《金刚经》,金刚般若波罗蜜,这个金刚般若,这智慧像金刚一样,破除一切的颠倒。这种智慧是一种大功德的境界,一切的波罗蜜,以智慧波罗蜜为第一。这种尊贵的波罗蜜生起,应该受到人家的尊重,但是他不是,「为人轻贱」。这个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凡夫眼光:哎呀!他这个人受了《金刚经》,结果没有得到可乐果报,结果人家反而嘲笑他、讥讽他。这表示呢,「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他修了这个波罗蜜的善法,结果被人家轻贱,就是他先前有罪业,应该到三恶道去的,但是「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因为他这种金刚般若,这种善法到他的心中,把他的恶业给逼出来,使令这个恶业就提前消灭。消灭以后,他所受持的这个金刚般若波罗蜜的这种殊胜的善根,就能够引导他未来「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但是罪业消灭,能够成就无上菩提。所以讲「转变由心」之义,也就是这个意思。
这一段是说明业由心生,但是业也是由心而转,业由心转。佛法的理论是说,这一切的罪业,是我们这一念心生起的。但是你也不能够把这一念心消灭。为什么呢?这一切的功德,也是你这一念生起,这整个关键,就在迷、或者是悟。佛法讲不二法门,离开你这一念妄想,没有真如佛性,离开你的无明妄想,没有真如佛性。你应该用清净的正法,来熏习你的妄想,它就能够慢慢的转成真如。你要像外道修无想定,把这个妄想给息灭,你也不能生起功德,就一滩死水。所以这个地方,我们修行要知道消息,这讲转变由心。
好,我们再看丙三的结劝,我们先把它念一遍,大家请合掌。
丙三、结劝
念佛虽能灭宿业,然须生大惭愧,生大怖畏,转众生损人利己之心,行菩萨之普利众生之行。若宿业,若现业,皆仗此大菩提心中之佛号光明,为之消灭净尽也。
—复康寄遥书—
好,我们加以说明,这一段是一个结劝。
念佛,就是我们这一念心来专一的、相续的来忆持这一句的万德洪名,当然念念之中,能够消除我们过去的罪业。但是,这个意思就是说,虽然你所持的这个佛号是万德洪名,但是你能持的这一念心要注意,它也是关键!你能持的这一念心,有颠倒的情况,也不可能跟佛号相应。
怎么才能够跟这个佛号相应呢?这下面讲出一个标准。
然须生大惭愧,生大怖畏,就是你要能够对这种罪业生大惭愧,对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