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粉丝见面会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而失学的学生重返校园。
    项目启动当天,林雪从大学赶回来,带来一份详细的辅导方案。林阳也参与设计了心理支持模块。王秀芬虽然不懂这些,但她每天都会送来一壶热汤,说是“给孩子们补身子”。
    “这世上最难的事,不是改变命运。”陈拾安在项目启动仪式上说,“而是相信自己值得被改变。”
    台下掌声雷动。
    那天夜里,槐树下的风特别温柔。
    陈拾安照例前来,却发现树下已站着一人??是那个打电话的女孩,正仰头望着树叶,嘴里轻轻哼着一首不知名的歌。
    “睡不着?”陈拾安走近。
    她回头,笑了:“我在听风。它好像在说话。”
    “它一直在说。”陈拾安说,“只是以前,我们都太忙了,没空听。”
    女孩点点头:“我今天去看了心理医生,做了评估。医生说,我有轻度抑郁,但可以治愈。他还说……我写的诗,有疗愈的力量。”
    “他说对了。”陈拾安微笑。
    “我给诗集起了名字。”她说,“叫《听见》。”
    陈拾安心头一震。
    “和我们的活动同名。”他轻声说。
    “因为是你们让我听见了自己的声音。”女孩认真地说。
    风拂过,槐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应和。
    陈拾安闭上眼,开始念《清心咒》。
    女孩静静地站在一旁,没有打断,也没有离开。直到最后一个音节落下,她才轻声说:
    “安老师,我能……以后也来这里听您念吗?”
    “随时欢迎。”他说,“这棵树,本来就是为听风的人准备的。”
    日子继续流淌。
    秋天来了,槐树的叶子开始泛黄。心理咨询室的来访者名单越来越长,陈拾安的工作量翻倍,但他从未拒绝过任何人。
    有时是半夜接到电话,他也会披衣起身,赶到学校开门;有时是学生家长情绪崩溃,他便陪着聊到凌晨;有时是某个孩子突然失踪,他会连夜寻找,直到确认安全。
    林浩把这一切记录下来,做成了一部纪录片,名字仍是《听风的人》。影片在校内放映那天,礼堂座无虚席。许多老师看得泪流满面,校长在总结时说:“我们教了这么多年书,却忘了最重要的一课??倾听。”
    年底,市教育局将“听风计划”列为年度创新教育项目,并拨款推广至全市十所中学。周文远受邀在教师培训会上发言,他说:“教育的本质,不是填满容器,而是点燃火焰。而火焰,始于一句‘我在听’。”
    陈拾安没有上台讲话,他坐在角落,静静听着。
    他知道,真正的改变,从来不是轰轰烈烈的宣言,而是无数个深夜里的倾听,是那些被听见后重新睁开的眼睛,是风吹过槐树时,终于有了回音。
    除夕夜,城市灯火通明。陈拾安独自回到心理咨询室,打开录音机,播放林浩制作的“听风音频合集”。他坐在桌前,听着一段段熟悉的声音??林雪的、林阳的、王秀芬的、周文远的,还有那个写诗女孩的朗读。
    最后一段,是林浩的独白:
    >“安老师总说,他是听风的人。可我觉得,他才是风。因为他让沉默有了声音,让孤独有了回应,让那些快要熄灭的光,重新亮了起来。”
    录音结束,室内一片寂静。
    陈拾安起身,走到窗前。远处烟花升空,照亮夜空。他轻声说:
    “你们都听见了吗?风,还在吹。”
    他转身,关灯,离开。
    走廊尽头,心理咨询室的门缓缓合上,锁扣发出轻微的“咔嗒”声。
    而在那扇门后,墙上贴着一张新纸条,是林阳临走前写的:
    >“致所有不敢说话的人:
    >你不必坚强,你只需开口。
    >总有人,在等听你说。”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