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坏了,把班长大人的原形都给打出来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陈拾安平静回应:“我曾在雪夜里陪一个女孩坐了四个小时,只为等她鼓起勇气拨通母亲电话;我也见过父亲拿着诊断书骂儿子‘装病’。你说得没错,倾听不能直接开药方。但我想问一句??如果连第一个愿意听他说‘我快撑不住了’的人都没有,这个人会不会根本走不到医院门口?”
    那人沉默。
    他继续说:“我不是医生,也不是救世主。我只是让那些即将坠落的孩子知道:你的呼救,有人收到了。这就够了。”
    回程路上,同组女生问他:“那你现在读研,是为了什么?为了发论文?评职称?”
    “是为了把草根经验变成语言。”他说,“让更多人听见那些原本只会消失在风里的声音。比如那个怀孕的女孩,她不该被叫做‘问题学生’,她应该被称为‘勇敢说出真相的人’。”
    女生怔住,轻声说:“我以前觉得心理学就是测IQ、画房树人、做量表……可你让我明白,它其实是关于尊严的学问。”
    深夜,他在台灯下整理录音笔里的素材。那是过去一年中,学生们匿名讲述的故事片段。有男生哭着说自己被父亲长期贬低,“哪怕考第二名也是废物”;有女生坦白长期自残只为缓解父母争吵带来的窒息感;还有一个男孩录下自己模仿父亲语气骂自己的音频,说:“我已经习惯了用最狠的话攻击自己,因为这样别人再说时,就不会那么痛了。”
    他一边听,一边记录关键词。突然,一段熟悉的声音跳了出来??王璐的母亲,在一次亲子沟通训练营结束后低声说:
    >“我一直以为逼他学习是对的,直到那天看见他在素描本上画了个笼子,里面关着一只鸟,下面写着‘妈妈说我飞不高,所以剪了翅膀’……我才明白,我不是在帮他飞翔,是在折断他的骨头。”
    泪水无声滑落。
    第二天清晨,他早早赶到教室,在黑板上抄下《庄子?人间世》中的一句:
    >“形莫若就,心莫若和,就不欲入,和不欲出。”
    沈教授进来时停下脚步:“你在用道家思想解读现代心理困境?”
    “是。”陈拾安转身,“现代社会要求青少年‘就’??顺从规则、适应压力、追求卓越。但如果内心无法‘和’??即自我接纳与情感平衡,人就会分裂。所以我主张,心理教育的目标不是让人更‘强’,而是让人更‘柔’,像水一样,既能承受重压,又能绕石前行。”
    教授久久凝视着他,终是笑了:“你的论文题目我没批错。这个课题,值得深入。”
    一个月后,“听风计划”正式纳入全省高校心理研究合作项目。陈拾安受邀参与编写《青少年羞耻感干预手册》,并在一次省级学术会议上做了主题发言。当他站在讲台上,展示那一叠叠来自学生的匿名纸条照片时,全场寂静。
    他说:“这些字迹颤抖的留言,不是病理数据,是一个个灵魂在黑暗中摸索出口的痕迹。我们常问‘你怎么了’,却很少问‘谁让你觉得不能说’。而我要做的,就是建立一种机制??让每个孩子都知道,说出痛苦不会让你变得更糟,反而可能成为照亮别人的火种。”
    会议结束,一位年长的心理专家握着他的手说:“三十年来,我一直在教人如何‘修复异常’。今天我才意识到,也许真正的任务,是重新定义‘正常’??允许脆弱存在,才是健康的起点。”
    那一刻,陈拾安想起了元宵节那晚,陈思雨靠在他肩上睡着的模样。她的呼吸轻浅,像一片羽毛落在心上。他曾以为自己只是临时承接了一份重量,后来才懂,那是整个时代压在年轻一代身上的沉默。
    学期中期,他接到林阳电话:“市妇联启动了一个‘母亲对话计划’,邀请你去做首场讲座。主题定为:《如何接住孩子的崩溃,而不是责备他们的软弱》。”
    “我讲不了大道理。”他说,“但我可以放一段录音??那个怀孕女生做完手术后对我说的第一句话:‘老师,我现在最怕的不是别人知道,是我爸妈知道了会失望。’”
    “就讲这个。”林阳声音沙哑,“太多父母把‘失望’当成武器,却不知道,那才是刺穿孩子心脏的最后一刀。”
    讲座当天,礼堂座无虚席。除了家长,还有不少教师和社会工作者。陈拾安没有PPT,只放了几段真实录音,配合几张模糊的手绘漫画??那是学生们授权使用的心理日记插图。
    当播放到那位父亲听完儿子割腕录音后哽咽说“我从来没想过他会怕我”时,台下已有女性掩面哭泣。
    结束后,一位中年妇女追到门口,拉着他的袖子问:“我家女儿最近总把自己关在房间,我说两句就吼我‘你根本不理解我’……我是不是……真的让她觉得很可怕?”
    “她不是不孝。”陈拾安轻声说,“她是太爱你了,才不敢告诉你她有多痛。试着某天晚上敲门进去,不说教,只抱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