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抱她,说一句‘妈妈在这儿’,就够了。”
女人泪如雨下。
回校途中,他又收到一条短信,来自陈思雨:
>“老师,我参加了学校的戏剧社,演了一场关于校园欺凌的短剧。台词里有一句是您说过的:‘我不是脏,我只是受伤了。’演出完,好多女生来找我说谢谢。我觉得……我好像开始好了。”
他靠在车窗边,望着城市夜景流光溢彩,心中涌起一种难以言喻的安宁。
冬至那天,研究生院举办“心灵叙事工作坊”。每位学员需分享一段影响自己走上心理学道路的经历。轮到陈拾安时,他取出那本泛黄的《庄子》,翻开夹着照片的一页。
“十八岁那年,我在破庙里醒来,身上盖着老道士的棉袄。他临死前对我说:‘人心如井,千年不枯,唯惧无人投石问一声寒暖。’那时我不懂,现在明白了??所谓心理咨询,不过是向深井投下一枚石子,告诉里面的人:你不是空的,还有回音。”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却清晰:
“我曾经以为自己是个逃亡者,逃离贫穷,逃离冷漠,逃离那个认为‘心理问题就是矫情’的世界。但现在我知道,我不是逃,是在寻找返回的路。我要带着大学的知识、研究的方法、系统的理论,回到那些仍在井底呼救的孩子身边。”
全场肃然。
有人举手问:“那你还会回去当高中心理老师吗?”
“当然。”他微笑,“而且我会在那里待很久。因为真正的变革不在论文期刊上,而在每一次学生把纸条塞进门缝的瞬间。”
年后开学,省教育厅组织“听风计划”巡回宣讲团,陈拾安名列其中。第一站便是他的母校??青林三中。
当他再次踏入校园,全校师生列队迎接。校长亲自为他戴上校徽:“你是我们第一个从心理岗位考上研究生的老师,更是第一个让全校开设‘情绪表达课’的人。”
礼堂里,上千双眼睛注视着他。台下坐着熟悉的面孔:苏婉、林雪、李锐、王璐、陈思雨……还有几位曾经反对心理咨询的班主任,如今已在办公室挂上了“欢迎倾诉”的牌子。
他开口第一句便是:“我不是英雄,也没有拯救任何人。我只是坚持了一件事??相信每一个看似微弱的声音,都值得被认真对待。”
演讲结束,周婷走上台,将一首新编的歌曲献给他。钢琴与古筝合奏,《听风的人》旋律再度响起,歌词却是全新的:
>“你不必坚强如铁,
>泪水也可以是勋章;
>当你说出痛的名字,
>黑暗就开始退场。
>愿这世间多一些倾听者,
>少一些孤独的战场;
>若有人迷失在风里,
>请记得,他曾为你点亮过光。”
歌声落下,掌声雷动。
散场后,一个小女孩跑过来,仰头看他:“陈老师,我以后也能当心理老师吗?”
“当然可以。”他蹲下身,“只要你愿意做一个肯听别人说话的人。”
女孩用力点头,蹦跳着离开。
夜深人静,他独自回到空置的心理咨询室。灯光依旧温暖,墙上多了幅学生集体绘制的壁画:一棵大树扎根大地,枝叶伸展成耳朵形状,树下站着许多人,手中捧着小小的灯火。
他在日记本上写道:
>今日归来,非为荣归故里,
>而为证明:
>即便出身卑微,亦可逆流而上;
>即便沉默千次,仍有勇气发声;
>即便世界坚硬如铁,
>总有人愿以柔软破之。
>
>我曾是井底之人,
>如今执灯归来。
>此身虽凡骨,亦可燃微火??
>只愿后来者,不再独自熬过长夜。
窗外,春风拂过老槐树,吹动那块木牌上的尘土。
“此处安放沉默的灵魂”,字迹清晰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