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他官员由吏部考功司考察,先生以为如何?陆遥便道,甚好。
崇祯便命人传朱舜水、薛国观、钱谦益往乾清宫东暖阁来,不多时,三人便来到东暖阁,崇祯问,京察已经开始,三位定要同心协力,为国尽忠,不可因为个人恩怨坏了国家大事!
三人忙道,臣等遵旨,臣等万死不敢!崇祯又问,张文忠公可有后人?朱舜水忙道,文忠公原有六子,自家难之后,仅有两子尚存,又有孙六人,又有曾孙二人。
崇祯长叹道,可惜一代名臣,只因为一力变法,竟然落得个家破人亡,朕当以国士任之,目前张家族长何人?朱舜水道,乃文忠公五子张允修。崇祯问,其齿几何?朱舜水道,已过耳顺之年也!崇祯道,可惜!可叹!忠臣之后,竟无能臣也!朱舜水道,陛下不必忧伤,文忠公长子长孙张重辉,素有德行,且文武双全,张允修业已上疏,请将上柱国由其继承,吏部已经应允,陛下可招而问之。
崇祯便道,可速召之!崇祯又嘱咐三人几句,并赐了午膳后,便在暖阁小憩片刻,正朦胧睡醒,王承恩小声道,大伴,张重辉在外边候着了。
崇祯便命人伺候漱口、更衣,这才召见张重辉,不多会,张重辉觐见,见了崇祯当头便跪道,草民见过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祯道,国公请起,文忠公一心为国,总之是我皇家对不住爱卿。张重辉不由得痛哭流涕道,草民万死!如何当得起!只是吾祖吾父死的冤啊!崇祯无奈,只有默不作声,陆遥道,你们老朱家一贯的过河拆桥,猜忌大臣,人家六个儿子,自杀一个、饿死一个、两个死在发配之地,不怨恨是不可能的。
朱由检便道,只是那毕竟也是祖上做的错事,我也不好太过谴责,再说先帝也已经为张家平反,还要怎么着呢?陆遥说,虽然继承了上柱国的荣誉,但是毕竟人家张家为你们老朱家做事,还吃了那么大的亏,如今家道败落了,是要好好补偿一下的。
崇祯便道,国公不必悲伤,如今国事复兴,正需要像国公这样的忠臣,只要朕在,何愁家事不兴?张重辉这才止住悲伤,崇祯又问,敢问国公可还有子?张重辉道,仅有一子,贱名同奎,不敢污了圣听。崇祯问,可曾就学?张重辉道,去年恩科中文科进士,现在翰林院当差,不及草民之侄同敝,自幼聪俊、为人忠义,尤其擅长策论和书法。
崇祯便道,既然如此,便迁国公为山东行省布政使,荫补张同敝入翰林院。张重辉感激涕零不已。
附:附:崇祯二年(1628年)改革“崇祯变法”各野战军、水师将领名册
野战军:军:总兵一(正二品),监军三、参将六、裨将四(从二品);镇:镇门一(正三品),监军二、参将四、裨将二(从三瓶);师:同知一(正四品),监军一,参将三(从四品);千户:千户一(从四品),监军一,参将二(正五品);百户:百户一(正六品),参将一(从六品);什:什长一(从七品)
卢象升:天策军总兵(驻顺天府)
刘进忠:天策军监军太监
曹文诏:九镇军总兵(驻太原府)
李进朝:九镇军监军太监
孙传庭:平夷军总兵(驻西安府)
孙国安:平夷军监军太监
戚祚国:卫京军总兵(驻济南府)
明自忠:卫京军监军太监
满桂:天恩军总兵(驻应天府)
顾问行:天恩军监军太监
王应熊:安蛮军总兵(驻cd府)
梁久功:安蛮军监军太监
马祥麟:伏波军总兵(驻昆明府)
魏珠:伏波军监军太监
何腾蛟:天威军总兵(驻武昌府)
张保:天威军监军太监
卢光祖:天耀军总兵(驻南昌府)
张起麟:天耀军监军太监
杨一鹏:逐寇军总兵(驻贵阳府)
陈福:逐寇军监军太监
翟式耜:平北军总兵(驻平壤)
王进玉:平北军监军太监
罗光烈:渤海水师总兵(驻天津港府)
焦进:渤海水师监军太监
杨维垣:黄海水师总兵(驻胶州港府)
库魁:黄海水师监军太监
张天禄:东海水师总兵(驻松江港府)
萧二格:东海水师监军太监
谭文:澎湖水师总兵(驻福州港府)
吴书来:澎湖水师监军太监
杨富:南海水师总兵(驻广州港府)
胡世杰:南海水师监军太监